时间:2022-10-12 22:17:24 | 浏览:729
这是辉月有话说的第 29 期分享
01 五粮液的配方
公元765年,53岁的杜甫乘船东下路过戎州(宜宾),戎州长官杨史君设宴东楼。杜甫对宴席上的“重碧酒”情有独钟,欣喜之余不禁赋诗一首:“胜绝惊身老,情忘发兴奇。座从歌妓密,乐任主人为。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楼高欲愁思,横笛未休吹。”
这首诗的大概是说:“喝着土特产的小酒,吃着新鲜的荔枝,左右美女如云。虽然吃吃喝喝兴致高涨,可惜的是身体不再年轻,想浪也浪不动了。”
杜甫诗中的“重碧酒”,就是宜宾本地采用4种粮食酿造的春酒。
宋代,宜宾姚氏槽坊姚君玉改良了传统酿造技艺,使用5种粮食酿造出“姚子雪曲”,被奉为上品,这也是五粮液的雏形。
明初,陈氏接手姚氏槽坊,改名“温德丰”,陈氏是个好钻研的家伙,他在“姚子雪曲”的基础上不断实验改进,终于酿出质量上乘的大曲酒。陈氏将总结出来的秘方视若珍宝,生怕秘方外传,于是立下“传子不传女”的规矩。
一个故事,但凡有“传子不传女”说法,都会有转折。“陈氏秘方”传到第六代陈三时,遇到一个尴尬的问题,陈三无儿,绝后了。无奈之下,陈三把秘方传给了他的弟子赵铭盛。
赵铭盛是个讲究人,临死没有把秘方传给儿子,而是传给为他养老送终的徒弟邓子均,故事到这已经是清朝末年。
作为陈氏秘方隔代传人,邓子均在1911年收购了陈氏的“温德丰”糟坊,改名“利川永”。邓子均虽出身贫苦,却有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他继承陈氏秘方之后,开始用高粱、大米、糯米、玉米、荞子、大麦、黄豆、绿豆、胡豆9种粮食生产杂粮酒。
最初,邓子均去掉含油质的黄豆和含碱的胡豆,只保留高粱、大米、糯米、玉米,荞子5种粮食。接下来的生产过程中,他发现荞子放多酒尾苦涩,玉米放多酒性带燥。最后在宜宾名医孙我山的帮助下,根据医药配方原理增减配料,并结合时机以及药曲定量,加以改进。
经过多年实验,邓子均终于酿出了比“陈氏秘方”质量更高的大曲酒。至此杂粮酒配方已和最初的“陈氏秘方”大不相同,而是更加接近如今的五粮液。
邓子均的杂粮酒产量很小,但在宜宾城久负盛名,但凡大的宴饮,席间大多出自他的槽坊。一次晚清举人杨惠泉在座,众人对美酒赞不绝口之时,他开口问这酒叫什么名字?
邓子均回答说:此酒采用五谷杂粮酿造,一般人都叫“杂粮酒”,我觉得不好听,就改成了“春花”。杨惠泉一听,气不打一处来:“这俩破名字,一个低贱、一个低俗。此酒汲取五谷精华而成琼浆玉液,我觉只有“五粮液”才能衬托此酒之不凡!”
邓子均听从了杨惠泉的建议,1932年注册五粮液商标,“利川永”糟坊的五粮液开始行销海内外。
解放前,除了“利川永”,宜宾还有3家比较大的槽坊“长发升”、“德胜福”、“张万和”:
1)“长发升”拥有明朝初年建造的老窖池,所产杂粮酒品质也非常高;
2)“德胜福”槽坊虽说与“温德丰”建造年代相仿,规模也比较大,虽然是后世子孙不大给力,少数老窖所产“尖庄曲酒”最为有名,质量仅次于“利川永”和“长发升”。
3)“张万和”窖池大多清中期所挖,胜在工人酿技精良,少数的几口窖池中可以酿出上等杂粮酒,取名“元曲”,此酒曾代表中国参加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并获金奖(1915年的事,哪个酒厂都想搭上关系)。
解放后的1951年,政府组织“利川永”和“长发升”成立“宜宾市大曲联营社”,开始酿造“五粮液”、“尖庄曲酒”,之后在联营的基础上逐渐接纳了十余家槽坊,最终组成“四川宜宾五粮液酒厂”,五粮液在各家槽坊的配方基础上,对五种粮食的配比做了适当的调整:高粱24%,大米28%,糯米7%,荞麦31%,玉米10%。
60年代开始,五粮液开始进行研究实验。历经化学分析、反复验证。在酿酒过程中发现高粱产酒香、玉米产酒甜、大米产酒净、糯米产酒绵、小麦产酒躁。为解决酒中微带苦味的问题,五粮液正式将配方中的荞麦更换为小麦。
最后,五粮液将配方固定为:高粱36%,大米22%,糯米18%,小麦16%,玉米8%。
02 五粮液的窖池
老话说“千年老窖万年糟,酒好全凭窖池老”。这句话吹的有点大,但也充分说明老窖池对浓香型白酒的重要性。哪怕60年代困难时期,国家也没有停止五粮液和泸州老窖的粮食供应,目的就是为了保持老窖池的菌落群。
五粮液的窖池采用黄泥黏土建造,新窖使用7、8个月后黄泥变乌,再过大约两年,逐步变灰白色,泥质由绵软变脆硬,酒质随窖龄增长而提高。再过20余年,泥质重新变软,脆度进一步增强。泥色由乌白变为乌黑,并出现红绿等彩色,开始产生一种浓郁的香味,初步形成“老窖”。百年以上老窖池的窖泥在阳光下显斑斓色彩,产品质量也随之显著提高。
酒窖越用越老,窖香越来越浓,酒质越来越好。一般来说5年内的窖池不出优质酒,10年以上可能产国家级名酒1%-2%,30年以上20%,50年以上40%,100年以上窖龄出优质酒率达60%以上。陈年老窖对产品质量有决定性影响,可以说老窖就是浓香型白酒的命根子。
别人家的命根子都握在自己手里,而五粮液命根子却和“长发升”的尹氏家族一直纠缠不清。
这个问题说来有点话长,解放前期尹氏家族第十八代孙尹伯明是“五卅”运动中被捕的四十九名爱国学生之一,曾与刘少奇、刘华等一起从事工人运动。
文革时期尹伯明受到牵连,被打成宜宾“三号特务”,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改造,并扣上了“叛徒”、“特务”、“刘少奇同伙”三顶帽子,之后不久后在干校病逝,1980年尹伯明案件才得以平反。
1984年国家开始落实以前政策,宜宾市政府将错改的18.17平米房屋和16口明代窖池的所有权,归还给了尹氏家族。本来五粮液有机会用8万将这16口古窖买断,结果当年五粮液觉得16个破坑要8万太贵。政府通过做工作,尹氏家族同意把价格降到5万,五粮液还是贵贱不要。
五粮液心想凭本事占的地,为啥还要出钱买?再说挖个小坑哪用这么多钱?于是拿着8万块钱,撅屁股吭哧吭哧的在边上连挖好几十个坑,这些坑后来成了五粮液的504车间。
面对油盐不进的五粮液,市政府反复协调督促。最终五粮液不情不愿的每年象征性付些租金。就在2009年,五粮液连TM租金都不打算给了。尹氏家族一气之下把五粮液告上法庭,官司陆陆续续打了10来年。直到现在,这16口明代古窖所有权还没有定论。
不得不说五粮液前领导挖坑确实专业,现在填都填不上了。
03 五粮液的酒
五粮液属于浓香型白酒,从配料上看浓香有两大流派:单粮和多粮。单粮浓香酒体窖香浓郁,香味协调,绵甜爽净,以泸州老窖为代表;多粮浓香酒体醇厚丰满,幽雅细腻,以五粮液为代表。
五粮液酒厂成立之初,共有酒窖144口,年产36.8吨,其中五粮液只有2.6吨。刚开始工人对生产过程不能完全掌握,以至于生产受挫。1954年宜宾领导三番五次拜访邓子均,最终这个保守的老爷子终于答应出任酒厂技术指导。在邓子均的指导下,五粮液生产终于走向正轨,产量大幅提升。
1952年的第一届评酒会,五粮液忙着联合整顿没参加。1963年第二届全国评酒会,五粮液被专家赞以“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位协调、恰到好处”,在大曲酒中以酒味全面著称。在这届评酒会上,五粮液被评为第一名并荣获中国名酒称号(茅台酒只得了第五名)。之后的第三、四、五届评酒会,五粮液一直蝉联中国名酒称号。
八十年代,为了保持五粮液的独特风格,酒厂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形成了五粮液计算机勾兑专家系统,保持了五粮液产品质量的稳定。
浓香型白酒与酱香、清香不同,要想扩大生产就要建新窖池。即便采用“人工老窖”的方式,也会产出大量达不到五粮液品质的白酒。五粮液很早就开始多品牌战略,最初比五粮液稍差的就是“尖庄曲酒”,再差就是“火爆”、“干一杯”等等。五粮液早期出品的“尖庄曲酒”,酒质上乘,老酒市场里的价格也逐年走高。
随着产能的不断释放,五粮液除自身运营品牌,开始大规模做贴牌产品,高峰时期贴牌产品达到一千多个。这些贴牌虽然为五粮液带来巨大的利润,但也严重稀释了五粮液的品牌价值。
普通装五粮液,在和茅台的追逐中渐落下风。如今茅台价格一骑绝尘,五粮液在纠结中追随赶着茅台的步伐。追的步子迈小了,怕落的太远。迈的太大,又怕扯着蛋。在与茅台的竞争中,五粮液已经乱了阵脚。
由于五粮液的多品牌战略,导致中低端产品混乱不堪,结果就是彻底摧毁了大众对其中低端产品的信任感。市场上形形色色的五粮液股份公司产品,叫好又叫座的屈指可数,大部分都是包装精美的垃圾货色。
目前五粮液中端产品中,品质相对稳定的只剩下五粮春、五粮特曲、亚克力装1995专卖店酒;原本盛典六和液还不错,但改版后基本报废;至于国五液、元曲、国宾酒之流,酒质极不稳定。
低端产品只有五粮头曲、五粮醇、尖庄还可以,其它乱七八糟看都不用看。
早在2002年,五粮液就意识到贴牌问题的严重性,开始主动整顿清理,并出台了198工程(1个世界品牌,9个全国品牌,8个区域品牌)。
如今来看,这个198工程基本宣告失败:世界的五粮液喊这么多年,依然在国内转圈圈;9个全国品牌除了五粮春、五粮醇,尖庄稍有名气,其余走的走,散的散;至于8个区域品牌,现在都不知道死到哪里去了。
2018年底,五粮液以“长发升”16口古窖池为基础,再加上其它100多口明清窖池,组成501车间。开始推出超高端新品:“明池酿造501”。
198工程早就不提了,1+5产品战略也改成了1+3战略,这个“明池酿造501”就是战略新品,至于市场买不买账还是未知。
据说现在五粮液又开始了瘦身运动,希望这次它能减肥成功......
这是辉月有话说的第 29 期分享01 五粮液的配方公元765年,53岁的杜甫乘船东下路过戎州(宜宾),戎州长官杨史君设宴东楼。杜甫对宴席上的“重碧酒”情有独钟,欣喜之余不禁赋诗一首:“胜绝惊身老,情忘发兴奇。座从歌妓密,乐任主人为。重碧拈春
五粮液酒产自世界十大烈酒产区之一、中国酒都宜宾 ,是五粮液集团公司主导产品,以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五种谷物为原料,以古法工艺配方酿造而成,是世界上率先采用五种粮食进行酿造的烈性酒,其多粮固态酿造历史传承逾千年。先说五粮醇是五粮液股份
文 / 黄大娘排 / 猫 九技术支持 / 北京东方黄埔白酒技术研究院据“酒边社”小道消息:某五粮液大佬逛超市,看到一款“晃眼五粮液”才卖100多元,吓出一身冷汗,仔细再瞧,却是一款“五粮PTVIP”。大佬怒了,你和我家五粮液长这么像,虽然也
北仑影像志卷首语在历史长河中,四十年或许只是史家笔下转瞬即逝的一个光点,但对于切身经历过改革开放的人来说,北仑这几十年的变化,就像一帧桢可以触摸和回忆的画面。北仑广电全媒体开设“北仑影像志”专栏,用影像记录时代风貌,追寻改革开放的脚步,探寻
卸下高高的围挡,露出恢弘的城墙、古韵流淌的公园,嘉兴市区府前街上,承载着嘉兴“前世今生”的子城,逐渐向市民和游客展现原汁原味的它。记者从嘉城集团了解到,经过近三年的“精雕细琢”,子城遗址公园改造项目文物建筑修缮基本完工,正在进行绿化铺装扫尾
唐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析临海县南部置永宁县,属台州。唐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改永宁县为黄岩县,以县西上郑乡黄岩山命名。元代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升为黄岩州,属台州路。明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复为黄岩县,属台州府。明成化
台州先秦时为瓯越地。秦代,地属闽中郡。汉初,先后有东海、东越等王国封立。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东越国除,徙民于江淮间,改其地属会稽郡鄞县,置回浦乡(章安)。浙江省台州市的前世今生秦汉三国西汉始元二年(公元前85),以鄞县回浦乡置回
@秦楚刊号郧阳区隶属于十堰市,为县级城区,在城区的西部与北部。北与同市的郧西县、陕西商洛市的商南县、河南南阳市的渐川县相连,东和同市的丹江口市接壤,南跟同市的张湾区、茅箭区、房县交界,西及同市的竹山县、陕西白河县毗邻。郧阳区地表外形西高东低
位于武汉黄陂的盘龙城遗址是长江流域及全国最重要的商代遗址之一,它以蕴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显露于地面之上的城垣遗存而闻名中外,被誉为 “武汉城市之根”。l 武汉最早的城市 黄陂盘龙城遗址于1954年发现【1】,据考古勘探及发掘所获的资料,已被历
黄州是千年的古城,要了解黄州,必须了解历史,了解黄州的地域变化,地理环境的变化和现状的地理图。如今,社会飞速发展变化,新型城市兴起,老城区旧城区不断地被淹没,高楼大厦林立,宽阔的马路,明亮的街道,已经找不到古城的痕迹。一些古老留下的地名也被
古城黄州的前世今生每一座古城都有自己的历史记忆每一段记忆都承载着动人的文化力量当我们脚踏黄州古城,我们曾否想过她的文脉根基在哪里?在那些地老天荒的岁月中这里发生过什么?又给我们留下什么?小编昨天编发了西阳城、唐宋元时期的黄州今天编发第三篇:
武汉黄鹤楼西南80千米,是同在长江南岸湖北嘉鱼县的县城鱼岳镇。作为县治历经1742年,几多人事景物随长江之水东流去。其中最有名的,当属老县城内东街与北街十字交汇处的嘉鱼岳公楼,屡建屡毁今又建。民国十年(1921)版《湖北通志》记载,宋绍兴五
初秋时节,安陆市烟店镇十八里村稻田里颗粒归仓,风过留谷香;刘晓虹正在联系水稻秸秆收购事宜,准备来年的生产。2015年,刘晓虹在十八里村创办安陆市旺鑫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主营秸秆回收再利用和秸秆秧盘育秧推广。“秸秆做成秧盘,随秧苗一起入田,成为
地名是一座城市不可磨灭的印记承载着悠悠历史安放着乡思乡愁每个地名的背后都有着精彩有趣的故事~本期地名故事小编要讲的是位于安陆古城东三里路的一个古村——魏家庄 据说这魏姓不是安陆本地的魏姓是元朝时来到安陆的那魏家庄这个地名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
在汽车工业的历史长河中,轮胎可以说扮演着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在汽车发展初期,车辆所用的都是木制或铁制的车轮,而且当时的道路条件很差,加上车辆的底盘结构非常简单,并没有像如今这样带有减震器的悬架系统,汽车行驶时的颠簸程度可想而知。轮胎的出现是